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展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指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根艺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根雕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檀木、榆木、黄杨、榉木、柏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被水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碳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雕创作的极品佳材。
根材造型的选择标准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类型,此类素材在自然界极为难得。生长在平原或土层较厚山地的树根,因水和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根植悬崖峭壁石缝之中,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再创造的痕迹需深藏不露。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依形度势,深思熟虑后方能定型。
锦华卓雅最为推崇的是当代根雕大师陆俊先生。陆大师自幼酷爱根艺,17岁时拜根艺大师张正学艺,胸怀抱负,坚忍不拔,终成根艺大家。其作品匠心独运,构思绝妙,肆意挥洒,大气磅薄,写意与工笔交融,抽象与具象兼用,不落窠臼,雅俗共赏,被誉为“陆氏根雕”。多年以来,陆大师先后有数千件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收藏,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民晚报等几百家新闻媒体报道了他艺术创作的艰苦历程。
近年来,陆大师的根雕艺术精进,臻于化境。其作品各具灵异,穷尽神奇,有人所未及的高妙之处。那仪态各殊、呼之欲出的人物;那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花鸟;那生机勃然、自然自在的花草;无不“藏魂魄于天然之中,纳灵异于神功之妙”,展现了一个领袖群伦的根雕艺术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澳门回归之时,陆大师受省政府委托,与铜陵合作成功制作《回归镜》,作为礼品,由省政府赠送澳门特别行政区,受到省政府的通报表彰。
雕艺术需要精心保养,锦华卓雅贴心提醒收藏人士,在根雕的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避免阳光直射。过强的光照会使作品颜色褪化, 表面蜡层熔化,漆膜老化而脱落,甚至出现材质开裂等现象。
二是避免存放于阴暗潮湿环境中之中。湿度过高,易滋生霉菌和病虫害,造成霉变、虫蛀、产生腐烂空洞现象。根雕作品一般不宜水洗,更忌水中浸泡,注意存放环境的空气流通。
三是避免接触化学物质等腐蚀性的东西,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根雕表面保护膜毁坏或起壳等现象。
过他的家收藏。三百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过他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形象与写意相结合,形态逼真,栩如生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