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风格淳朴的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的民间工艺品,它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主要产区在浙江省温州、乐清等地。黄杨木生长十分缓慢,四五十年的直径仅有15厘米左右,所以有“千年难长黄杨木”、“千年黄杨难做拍” (乐器中的一种拍子)的说法。黄杨木纹理细密,质地坚韧,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其色黄温润,光洁腻滑。初呈淡黄色,随着年代的久远,木色会由浅入深,逐趋枣红。黄杨木雕古朴美观,结实耐用,包浆可人,极其稀少难求。经精雕细琢磨光后甚至能同象牙雕刻媲美,一直被奉为百毒不侵、镇邪避恶、平安吉祥之上品。
黄杨木雕因其极高的艺术价值而备青睐。早在1972年,周恩来总理就把温州黄杨木雕艺人叶润周创作的《红绸舞》作为礼品,赠送给加拿大访华代表团。发展至今,黄杨木雕已经驰名中外。
黄杨木雕的鉴赏价值在于:
第一、黄杨木纹理细腻,质地坚韧,成材周期很长。
黄杨木纹理细腻,质地坚韧,适于雕刻高档工艺品。黄杨木是一种珍贵的常绿灌木,生长在高山峻岭和悬崖陡壁之间,黄杨木树种成材时间长,且资源日渐稀少,直径20厘米的根材,需要生长500年。黄杨木的生长周期明显长于其它树种,一根直径15厘米的黄杨木断面,可以看到细密的数百圈年轮,而其它木料的年轮粗而稀,最多不过几十圈;黄杨木的色泽天然黄润温厚,其它木料(包括染色木料)的色泽飘浮发涩;黄杨木的木纹特别细腻,用手触摸光洁滑润,这是其它木材所不能及的。此外,黄杨木的木质坚硬,其它木材的木质比较软,用硬物轻轻刻画即可区别。
第二、黄杨木在自然存放状态下,色泽会逐年变深。
黄杨木雕在存放中会自然变色,色泽会一年一年逐渐变深,有经验的收藏家根据色泽深浅和包浆就可以大致判断出作品的年代。常见的黄杨木雕作旧,是用一种油麻色料染制而成,这种伪作色泽不自然,没有包浆,鉴别时可用棉签沾少许橡胶水擦拭,若出现掉色现象,便为赝品,因为自然变色的黄杨木是不会掉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