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号,锦雅轩董事长程华女士一行前往景德镇拜访陶瓷界学院派领军人物李菊生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李菊生老师的陶瓷艺术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我们被老师的思想震撼和折服。老师在他创作的瓷器中借苏轼的“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 阐述了他内心对于创作的神往与痴迷,而老师每件构思良久、技艺精湛的作品更是他精神世界的最好表达。
在很多时候,李菊生老师承载着一个当代艺术家的责任。“尼采就说过,一切艺术都要说真话。景德镇的艺术之路,需要全民族的呼唤,需要挖掘传统,表达个性和自己的语言。”一直以来,李菊生老师都在为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呐喊,因为他坚信陶瓷是真正的国粹,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芒,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光照全人类的优势。

李菊生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他像一名采矿工人,奔波在大地,到处探寻开掘艺术美的矿藏;又是一名冶炼工人,日夜守护在高温炉旁,凭着一颗诚挚的心,凭着对生活的高度激情和纯熟悉的技艺,他把许多貌似寻常的景物、人文摄入脑海,加工,提纯,化合,注了自己的心血,融入情怀,构成诗境,组成音乐的旋律,转化为一幅幅优美质朴的视觉画面。

一位印度的批评家曾经说过,艺术中的一个现象既是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也是艺术向它的时代提出新的问题。李菊生老师创作的高温颜色釉作品的出现亦如此。“颜色釉画不是我的发明、也不是我创造的,我仅仅是使用它”,李菊生老师常这么说。

『锦雅轩藏品』李菊生老师 高温颜色釉-《鬼谷子下山》
如今,李菊生老师早已告别当年的孤独,他欣慰于不断有艺术家加入颜色釉瓷画队伍,于他而言,颜色釉瓷画在当代诞生,是陶瓷艺术当中的语种之一,尚处起点,需要更多的艺术家加入进来,去探索当中无限的可能性。而这,既是每位参与进来的艺术家的责任所在,亦是他们的感情使然。

李菊生 ,1944年9月出生,江西波阳人,1968年毕业于江西师大中文系,擅长油画、陶瓷美术。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景德镇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景德镇书画院院长。1994年入编“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专业词典”,1997年入编“英国剑桥国际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