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众志成城,同心抗“疫”
  ·满怀豪情迎盛会 肩负重任谋发
  ·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召开 十一届
  ·“辉煌壮丽七十载 共筑接力中
  ·不忘初心,皖源寻根,共谋发
  ·安徽省法院人民陪审员培训班
  ·芜湖安庆商会-建筑装饰行业委
  ·“守正求新——韩天衡艺术展
  ·“中国青年企业家学习大讲堂
  ·中国青年企业家赴英 学习“卓
当前位置:首页 > 卓雅资讯 > 行业资讯 > 查看新闻
松柏长青
作者:bestjorya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7/10/13 23:27:10  点击:19298


    10月1日上午,回然园的一号大厅里,里里外外挤满了前来吊唁的人群。在哀乐声中,人们忍着悲痛,默默地向金庭柏同志的遗体告别。金庭柏同志安详地躺在玻璃棺里,静静地接受着大家一一送行。
    这个告别,没有仪式,没有主持人,没有生平事迹介绍,没有家属致辞,一切都在无言之中。大厅的电子屏幕上也没有金庭柏的名字,只有“松柏长青”四个大字。这种简单、这种超脱,又一次增加了我对金庭柏同志的敬意,对他的人格形象又有了一次认识的升华。


    我和金书记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在工作交往中,在退休后的忘年交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常常回忆和品味着他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人格魅力;回忆和品味着他敢于担当,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回忆和品味着他的文采和横溢的智慧。这时,我深深理解了“松柏长青”的含义,那历史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眼前。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办乡镇企业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大干快上的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时任市委主要负责人的金庭柏同志敏锐地看到了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弊端,认为需要解决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的问题。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到县区、乡镇村调研。这时,我已从机械局调到乡镇企业局,每次调研都是我陪同。每到一处,金书记都仔细分析当地资源产品、技术人才、企业管理等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地盘家底,鼓励讲实话,多层次了解企业发展环境。当时,他就提出以集体企业为主体、办骨干企业的概念,还提出了给企业负责人依法保护,给“带红字企业”(指冠公名实民办)依法摘帽子等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问题。他还仔细征求企业家的意见,探讨如何挖人才、培养人才。调研结束以后,市委召开了全市乡镇企业工作会议,金庭柏书记作了长篇报告,他分析形势高屋建瓴,讲问题入木三分,提出了保护企业家权益,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的问题,并要求政府部门营造好企业发展的环境。就在这次大会上,颁发了市政府一号文件——《关于鼓励各类人才承包领办乡镇的规定》(十二条)。这个政策一颁布,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轰动了全国。人民日报1989年1月20日头版头条,以三层标题给予了报导,题目是“颁发一项政策,引来八方人才”,这是芜湖在建国以来第一次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现在许多优秀企业家(如“脑白金”创始人等)都是受了这个政策的感召而投入商海的。现在芜湖许多骨干企业、上市公司都是当年重点扶持的乡镇企业。


从调研到决策,我感受到了金庭柏书记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感受到了他抓重点、牵牛鼻子、纲举目张的思维方法,感受到了他超前的决策智慧。
八、九十年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沿海第一批开放城市如火如荼地发展,中央又确定了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内地怎么办?芜湖怎么办?这是金庭柏及其班子成员和所有芜湖人思考的问题。芜湖是一个古老的商埠城市,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门类齐全,中小企业居多,用金庭柏的原话说:“处在铜墙铁壁之间(铜陵有铜,马鞍山有钢)”,经不起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企业已发生了困难,机关、事业单位已发不出工资,决策者们一致认识到芜湖必须另辟蹊径,寻找突破口。
1990年代初,省委在芜湖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如何“呼应浦东,开发皖江”的战略。金庭柏等同志认识到在这个战略中,芜湖的地位很重要。他用充分的理由说服省领导和与会人员,重视芜湖的地位和作用。经过努力,一致认为,安徽改革开放要以芜湖为突破口,最终确定实施“以芜湖为重点,实施两点(合肥、黄山)一线(长江沿线)”的开发战略。这是安徽省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一次战略。安徽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从这个战略起步的。沿江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布局、政策倾斜都是从这里开始。
安徽以芜湖为突破口,芜湖的突破口在哪儿呢?金庭柏同志带领有关同志到沿海地区考察。昆山市自费办开发区的做法引起了金书记的高度重视,他认为这就是芜湖的突破口。回来后,在范罗山的常委会议室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因为当时的政策是内地不给办开发区,在省会城市办也要试点。金庭柏书记集中大家意见,最后拍板:“我们集全市之力自费办经济开发区。”有格言说:一头狮子带着的一群羊也能打胜一头羊带着的一群狮子,而芜湖是一头雄狮带着一群狮子,志在必得。于是开发区0.5平方公里起步,10平方公里开发规划出来了。开工典礼那天,没有上级领导,没有批文和红头文件,只有我们全市摩拳擦掌的干部和群众。忽然,天气大变,狂风吹垮了主席台,金庭柏书记风趣地说:“我们的开发区在风雨飘摇中开工啦!”这一直成为后人自豪的笑话。由于有了这种敢试、敢闯、敢于创新的精神,开发区的开发速度很快。最终中央批准了芜湖开发区为国家级开发区,中央领导亲自来揭牌剪彩。这是内陆地区第一个非省会城市的开发区,比合肥还早几年。芜湖的汽车、电子电器、新材料等几大支柱产业都是从开发区起步,逐步形成,芜湖的工业地位由此被确立。芜湖经济腾飞由此扬帆,开发区一直是芜湖所骄傲的名片。这种敢试敢闯的精神一直影响着芜湖,奇瑞的诞生也是这种精神在后人的传承发挥下创造的民族品牌。


在办开发区的同时,芜湖还要争取成为更高级别的开放城市。几乎同时,芜湖与九江、岳阳、重庆被列为内陆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芜湖港被批准为对外籍轮开放,这就形成了芜湖著名的“三个国家级”。芜湖人只要一提到开发区和“三个国家级”,口必称希腊——金庭柏。我作为一名改革开放中的经历者和见证者,深深地感觉到了金庭柏同志高瞻远瞩的判断能力和敢于担当的决策精神。他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置之度外,一心一意为了事业、为了芜湖的发展,这种无我的精神构成了他的人格品质。凭着他的能力,可以做大官,但他没有走得更远,这并不遗憾,因为什么都比不上他在人们心中留下的丰碑。
1992年的5月,金庭柏从急速的工作快车上退下来,转岗任省政协常委,五年后退休。退休后的金庭柏仍然还是那样诙谐、乐观、睿智;仍然还是那样挺拔和儒雅。在我退休以后,我们成了忘年交。他比我大16岁,属长辈级,但他平等与我,我向他学习了许多难以学到的东西。
他善于学习,掌握新的知识特别快。他用电脑打字,可以双手盲打,常批评我是“一指弹”,因为我只会用一个指头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他对时事、政治、经济理论动态了如指掌,正如他自己诙谐的话“一目了然”,因为他的一只眼睛开过刀,只有一只视力好。每年春节,许多同志都能收到他写的生肖贺卡,这都是他花大量时间去学习生肖动物的特性,寻找有关古典诗词文,再根据当前形势写成别具一格的诗、词、赋送给大家,每一篇都有他大半年的心血。他把十二个生肖动物基本写完,传递的都是正能量,给我们留下了极丰厚的精神财富。
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任何时候都没有抱怨声,对现任领导、下属始终是以肯定的姿态去鼓励、去支持。在“十三•五”规划的座谈会上,他向省里有关部门提的建议最多的是芜湖的交通枢纽问题,得到许多人赞同,因为他始终在思考芜湖的发展和建设。关工委让他作为“五老”给大学生作报告,他认真准备,报告时全场鸦雀无声,掌声雷动。因为他思考了现代大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用最新的语言、最生动的案例、最有哲理的思维向大学生们传递正能量,学生们在喜闻乐见中受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他虚怀若谷,心胸广阔。每年收到他贺年卡的属相诗词时,我都要回复一次,但在鼠年和虎年的贺卡回复中,反其意赋诗,指出鼠与虎的弱点。他不但不反感,反而点赞,给我鼓励。2014年,在我的散文集准备出版时,想让他写序,12万字的书稿送到他手中 ,不到20天序就写好了,让我震惊。他不但仔细阅读了书稿,还高度概括了书稿的内容,同时把他对我的了解也写进了序文,我简直佩服不已。散文集由于序写得好,扩大了书的影响力。其实我那文集文学价值确属一般,有了那个序,书的身价也提高了。金庭柏同志这种认真、谦虚的精神让我受益终身。
9月29日清晨,一个急促的电话告诉我:“金庭柏书记走了。”“啊?不可能!”我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前几天,我们一道参加老年大学举办的迎十九大文艺演出时,他精神抖擞,满面红光,挺拔儒雅。当天天气转凉,我们都穿上外套,他只穿一件短袖衫。我们坐在一起,我问他冷不冷,他把手伸给我握住,他的手比我的手还热,多健康啊!我开了一句玩笑:“你能活一百岁。”今天怎么会走呢?我赶到了二院急诊室,市里有关领导和市委办公室的同志都在,看来这个消息是真的了。据介绍是早晨准备锻炼上卫生间摔倒,发生了这一幕。等他外地的子女到达后,我们在观察室看到金庭柏同志,他象熟睡一样,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仍然是那样刚毅、儒雅。
几天来,在市民心声和其他的网群中看到了许多缅怀金庭柏同志的纪念文章、挽联、评价语,让我深深地相信一个真理:民众心中有杆秤,只要为人民办实事,人民就会永远记住你。人生中所有的金杯、银杯,不如人民群众的口碑。金庭柏同志已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一生用品质和气节塑造的形象,已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个巨大的丰碑,如松柏一样长青。

                                                                            作者:程晓苏

 



锦华卓雅 版权所有 2016 CopyRight
芜湖锦华卓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锦华工业园 电话:0553-5878718
E-mail:bestjorya@163.com 传真:0553-5868288 手机:18255316860

上海徽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江浦路1506号1幢303室 手机号码:18255316860

网站备案:沪ICP备2025131775号